第一篇:《扬州炒饭》
扬州炒饭
我的家乡在扬州,扬州炒饭是扬州一绝,也是我喜爱的美食之一。里面有金灿灿的米粒,油黄的鸡蛋渣,青绿的小青豆,油红的火腿,香嫩的玉米粒,光看一眼就足以令人垂涎三尺,不吃得饱饱的,是绝不舍得放下筷子的。
扬州炒饭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金玉满堂”。之所以有这个外号,是因为它的每一粒雪白透亮的米粒上都被鸡蛋的金黄色包裹着,包得不严实的会露出一点白色,就好像金子和玉石放在一起。
扬州炒饭闻起来特别香,吸一口气,那香气,直钻进心田,浸透了我的细胞,震颤着我的五腹六脏。一口咬下去,鸡蛋是润滑爽口的,胡萝卜是脆嫩鲜香的。哇!太好吃了!第二口咬下去,蘑菇和米饭混在一起,咬起来有嚼劲。咀嚼几下,有韧性的饭粒犹如一个个快乐的小精灵在我的舌尖上跳舞。美滋滋、香喷喷的感觉令我沉醉其中。常常是一座“小金山”,被我三下五除二就吃得一干二净。有时我还会拌上辣酱,吃一口,别有一番风味。那“啊啊——”的啧啧赞叹在我嘴上,根本停不下来!
这就是色香味俱全的扬州炒饭,据说,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路过扬州,肚子有点饿,于是就和随从找一处民房吃饭。不一会儿,农妇就端上一盘色香味俱全的炒饭。材料很便宜,而且很好吃,于是赐名“扬州炒饭”。从此,扬州炒饭,名扬四海。亲爱的朋友,欢迎你来扬州品尝一下我们的“扬州炒饭”哟!
第二篇:《扬州蛋炒饭》扬州蛋炒饭,从其选料上看,主料是用上等白籼米或用新的白粳米代替;煮之前需用水淘洗干净,略浸后下锅煮至熟透,无硬心,粒粒松散,松硬有度为宜。炒饭时要防止焦糊。烹调时,将辅料炒成带卤汁的浇头,卤汁中加些酱油称之为(牙色炒),不加酱油称之为(白炒),盛装上席又用名瓷,有道是“美食又美器”。
制作
扬州炒饭细节
1.选米,选用四季稻(油性很小),比如泰国香米。
2.蒸饭。完美的炒饭一定要用隔夜的捞饭,捞饭也就是先煮,去汤,加水再蒸,当然这样营养流失不少,不过那米汤也可以有很多其他用处;油性米结块后加少量热水,微波炉加热后打散,这是个验方;
3.炒饭中途不能加水,也不能加油,油一定要少放。[5]
3.可尝试先放米饭,再加入打散的鸡蛋液一起炒制。
1.将海参、鸡肉、火腿、肫、冬菇、笋、猪精肉均切成小方丁(比青豆略小)。虾仁加精盐、干淀粉上浆。葱切成葱花,鸡蛋打入碗内,加盐、葱花搅打均匀。
2.炒锅上火,放入熟猪油75克至5成热时,放入虾仁划油至熟,海参等诸丁略炒,加绍酒、精盐、鸡清汤烧沸略烧后,收浓卤汁成浇头。
3.炒锅上中火,放油150克,倒入鸡蛋速炒至呈桂花状加入熟米饭同炒,炒匀之后再倒入什锦浇头拌匀即可。[3]
第三篇:《江苏省扬州市2014年中考作文题及满分作文范文》江苏省扬州市2014年中考作文题及满分作文范文
文丨佚名编辑丨逍遥一世
78【江苏省扬州市】
三、作文(60+3分)
2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陶渊明的“闲”;“可以调素琴,阅金经”,这是刘禹锡的“闲”;“月色入户,欣然起行”,这是夜游承天寺的苏轼的“闲”„„闲中有愉悦,有闲适,有悠然,有豁达,有淡泊„„
日月星辰,山林湖泊,花鸟虫鱼„„琴茗书画,吟咏歌舞,静思遐想„„田野村庄,万家灯火„„皆为“风光”,生活体悟,万千种种。
请以“闲对风光独自游”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2)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情真挚,不得抄袭。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4)书写分3分,青认真书写。
扬州命题前几年一直走情感路线,从“呵护”、“在乎”,到“忍不住”、“不能没有你”,都意在叩击学生生活的动情点,诱发他们写出独特的情感体验。从去年的“渐至佳境”开始,转而走文艺路线,今年的命题更将这种文艺范推向极致。
这则命题的题眼是“闲”字,如何理解这个字?命题已经给出了答案,“闲中有愉悦,有闲适,有悠然,有豁达,有淡泊”,这就提醒我们同学,不能简单地写“空闲”“闲暇”等外在的“闲”,而要进入到精神层面,从内在的角度,写出如陶渊明、刘禹锡、苏东坡等古代贤者一般的自我陶醉、自我排遣、自我逍遥、自我愉悦。
这则命题的关键词是“风光”,风光的词典义是“风景、名胜”,考生如果仅从这层意思着手,把本文写成单纯的游记,其立意必然平庸。命题告诉我们,“日月星辰,山林湖泊,花鸟虫鱼;琴茗书画,吟咏歌舞,静思遐想;田野村庄,万家灯火皆为„风光‟”,因此,我们更应该从“风光”的引申义、比喻义着眼,写写乡村风俗、城市风貌、写写个人的兴趣爱好、文化偏向等。
此外,我们还不能忽略另外两个词,“独自”“游”。“独自”对题材有很强的限定性,要求考生只能写个体活动,不能写群体活动;“游”不能单纯地理解为“游玩”,游赏、游历、神游,乃至阅读、写作等,一切具有心灵探索色彩的活动,都可以定义为“游”。
虽然命题者已经意识到题目的难度,导语部分对题眼和关键词都做了富于启发性的提示,但一则具有文言色彩的命题,有四个不同指向的词语需要兼顾,而且命题内容更强调内在情感和哲理的体悟,对于当下整天忙于做题应试,无暇静思遐想,更习惯过一种匆忙、浮泛的外在生活的考生,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闲对风光独自游(1)
一场淅淅沥沥的小雨赶来助兴,拍打着我向前浏览的脚步。戴着耳机,似被多瑙河蓝色的忧伤所笼罩。“沙沙沙,啦啦啦。”感受着雨中的朦胧诗意,我要让青春肆意飞扬。触目所及皆让我心旷神怡,可是再美的风景任我欣赏,也会有这么个人前来扫兴。
“你在干嘛?”迎面对上母亲多皱的脸,“感冒刚好就出来淋雨,别和我提你的潇洒论。”真是倒霉,大街上也能碰到她。“快回家,身体是本钱,别胡闹。”望着母亲决绝的眼神,我只得愤愤地接过她手中递来的雨伞,抱怨着我的不满,跺着脚往家走去。唉,我的青春生活一去不复返喽。
小雨,小雨,你何时再来?让我飞至你的怀抱,倾听你对自然轻柔的呢喃;让我拭去你晶莹的泪珠,感受你的多情与欢愉;让我与你共舞,飞至云间,俯视晨曦下的世间万物。可是现实总是不近人意,明晃晃的太阳晒的我有些发愣。算了,等不来雨了,我也要让阳光为我的青春生活增添光彩。
搬出家里的老式自行车,看到它黑亮亮的躯壳在阳光下泛着油光,我乐得想要大喊。噌噌跃上我的“宝马”,在窄窄的院中开始旅程,高高屹立于车座之上,不时用手掌轻抚那在墙上攀登的爬山虎,想到今日不再有老妈的束缚,我骑得更欢了。但是得意时往往没有好下场,果不其然,来不及刹车的我立刻与花坛里的仙人掌来了个亲密接触。
老天,望着膝盖上密密麻麻的黑色硬刺,哭笑不得的我立刻徒手去拔,可这黏人的刺又趁机钻入了我的掌心,疼得我龇牙咧嘴。顿时感觉我的青春生活是那样不靠谱。正在这时,母亲回来了。顾不了掩藏战绩,只是一个劲儿冲她傻笑,顺便发射求救信号。母亲见了,霎时什么都明白了。她飞奔至我身边,便絮絮叨叨的埋怨我不让她省心,接着她也用手拔刺,我见她不时蹙起眉头。显然,她的手指头也遭了殃。
我凝视着母亲多皱的脸,突觉心疼不已。其实,我又何必苦苦寻觅美丽的风景,母亲难道不是只属于我一个人的美丽风光吗?
母亲,母亲,你是我心中多情的小雨,为我的闲暇时光送来无限芬芳。
全文运用对比结构,起初,我要独赏风光,让青春飞扬,这时觉得母亲是大煞风景之人,专门干扫兴之事;后来,在母亲飞身护我的细节里,感悟到母爱的美好,进而体悟到母亲是独属于我的美丽风光,既深刻又真切的立意,为本文翘起一个明媚的尾巴,也使本文昂首进入一类卷。通篇洋溢着欢快的笔调,即使抱怨母亲让人扫兴部分,也流淌着一种明快、明亮的笔调,让人感受到母子关系的和谐,感受到一个乐观、积极的少年形象,这形象无疑会为全文添色增光。
闲对风光独自游(2)
每到暑假,我都要独自出去游玩一次。爱人和儿子,都会晕车,不愿与我同行。每次旅行后,旅游区的风光会逐渐淡忘模糊,但旅行里的闲情轶事却总是难以忘怀。
黄鹤楼下进“洞房”从黄鹤楼上下来后,我发现在黄鹤楼的底层,有民俗表演。台下稀稀拉拉地坐着几个游客,台上正在进行某少数民族的娶亲表演。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少女邀我一起参加所谓的抢亲游戏。“婚礼”的一个重要戏份,是“送入洞房”。我稀里糊涂地被强拉着和“新娘”一起进入了“洞房”。进了洞房后,主婚人伸手向我要掀起盖头的一百元喜钱,说这是
风俗。我一惊诧,心想被套上温柔的陷阱了。我说只有20元,多则没有,不让我走,我就报警了。相持了十几分钟后,看我实在一毛不拔,就放我出来了。
原想体验一下民俗风情,不想却掉进了民俗陷阱里。民俗风光再好,别人的洞房岂能随闲人乱“泡”!
韶山故里里去“请像”
还在去韶山的路上,游客就会被导游上一堂课:在座各位都是有缘人,各位有缘人可以去请毛泽东铜像保平安,每尊像都有独有编号以便收藏。一进门,导购小姐特热情:只要500元就能请一尊像。
上车后,请像的朋友互相看编号。不巧的是,我的那尊居然和邻座的那个一模一样的编号。我们哈哈一笑,又一次被“忽悠”了。伟人故里风光再好,也有宰客没商量的时候。长江游轮上好“观光”
游长江三峡得坐游轮。游轮开出不久,大家就吵着要上船的楼顶上去观赏两岸风光。船老板和导游把住进口,说只有交50元才能进上面的楼顶。大家看风光心切,纷纷慷慨解囊。不一会儿,一群四五十交了钱后涌上了船定。两小时后,我悄悄也溜上了船顶。在以后,游客来去自由,无人限制。我发现了这个秘密,唆使同行的一个小青年向旅行社和旅游局告发了这一“无耻的勾当”。
结果是,在我们上岸后,导游不仅如数退还了多收的“观光费”,她的上司还亲自出面为我们加餐加酒。一场维权“战争”,就这样平息了。
这样的闲情轶事,每次旅游途中都有发生,说也说不清。它们不是风光,却胜风光;其实,它们也是每次观光中的一个个别样的风景线。因为有了它们,每次旅途的风光才那么特别,才那么难忘!
如果你是一个有故事的人,请拿起笔,大家一起分享吧。
微信号:folktale2014
投稿箱邮:2499398317@qq.
贵阳新未来教育,我们共同的选择。
贵阳总部地址:贵阳市小河区龙湾国际一号楼15楼3号联系电话:0851—83847727
第四篇:《扬州市满分作文》渐至佳境
夜深了,柔和的月光像白银般洒了一地。母亲时起时落的鼾声犹如一首动人的月光曲。望着熟睡中的母亲,我的思绪也随之飘散开来。
我记忆中的母亲生活简单,穿着随意,每天蹬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带着杂七杂八的东西早出晚归,唯一不变的重心便是她的女儿——我。生活中,母亲事无巨细地为我一一准备,从头到脚,从不遗漏。
这样的生活日复一日,我与母亲的关系也渐行渐远,沉默,争执,沉默,争执,直到有一天终于爆发了。一个寒冷的冬天,在与母亲争执之后,我负气甩门而去。
外面寒风凛冽,树影稀疏,我孤独地在路上徘徊,路灯光将我的影子拉得长长的。忽然,寒风中响起一个温柔而又急切的声音:
“悦悦,我们回家吧。”我抬头一看,竟然是母亲!在路灯光的映照下,母亲凌乱的头发,焦急的眼神,让我刹那间惊住了。泪水逐渐充斥了我的眼眶,在瑟瑟的北风中,我就这样看着母亲很久很久。
那一晚之后,我和母亲之间似乎有了一些微妙的变化。生活中,她会征求我的意见;学习上,她仍旧督促,但多了一些鼓励、交流和理解。而我,偶尔也会和母亲一起说说家中琐事,谈谈学校趣闻,家里时常飘荡着我们的欢笑声。
夜依旧深沉,朦胧的月光下,我清楚地看见了母亲的脸:黝黑的面庞,深陷的眼睛,干皱的皮肤。此时,我终于明白了她为我所做的一切。伴随着母亲均匀的鼾声,仰望星空,我知道,我和她之间所有的一切都已渐至佳境,我们会越来越好。
2013年扬州中考满分作文满分点剖析:
本文记叙了青春期的孩子对母亲的爱由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从生活中选材,真实可感,事例微小,但是人物情感真挚,描写细腻,道出了“我和她之间所有的一切都已渐至佳境,我们会越来越好”这一主题。结构上,文章开篇引出对母亲的回想,主体部分“我”和母亲的矛盾,结尾写矛盾解除,情节完整。
写法上,文章采用景物烘托法,开头和中间环境描写相互相应,关于月光、寒雨、灯影的描写既烘托了心情,又自然推动情节。又如,人物描写,开头写母亲酣睡的神态,结尾又细致描写母亲的外貌,而且与开头照应。
渐至佳境
如果我说我喜欢长跑,估计没有人会相信。也难怪,一个跑八百米都要用四分多钟的女孩子,竟然会喜欢而不是痛恨长跑,这种可能性几乎为零。
可是,我就是喜欢长跑。
这种喜欢应该是从高中开始的吧。
高中三年,我曾环绕西湖跑过几次,因为这是我们学校的传统项目。每年12月,我所在的中学便会组织一次环湖跑,全校同学人人都得参加。这是大家一年中最痛苦的一天,我们总是盼望着能出点什么意外,比如天突然下雨了,又比如自己忽然生病了,以便可以逃避,但能如愿的却很少。
对于在跑步,尤其是长跑方面不太行的我来说,尤其痛苦。至今。
我还清晰地记得每次跑前的状态:两腿发软,心跳加速。开始跑时,我总是夹在中间,跟着大家一起向前冲去,起初的感觉还是挺不错的。可是,渐渐地,气粗了,脚步也放慢了,似乎有些跑不动了。看着一个个同学从我身边经过并跑到了我的前面,心里十分地着急,却又力不从心、无可奈何。很想找个地方坐下来,休息休息,最好还能喝口水。但我知道,只要一停下来,就会立刻成为最后一个,因此只能咬紧牙关继续坚持。腿隐隐约约地痛起来了,气越来越粗,脸涨得通红,汗水不停地流下来,可是还是只能坚持。
然后,可能是过了极限的缘故吧,整个人轻松了起来。一边保持着匀速前进,一边有空
打量四周。西湖里泛着的轻舟,岸边有着古老年月的遗迹和建筑,还有远处青翠的宝石山和亭亭玉立的保椒塔,才发现,原来每天习以为常的景致竟是如此的美好。也正是在此时,忽然发现,终点就在眼前,于是深深吸了口气一鼓作气地跑到了终点。一阵累之后,竟然发现自己似乎很轻松,心情也特别地舒畅。
从前在《世说新语》中看过有关著名画家顾恺之的一个小故事:顾长康吠甘蔗,先食尾,问所以,云“渐至佳境”。我想,用“渐至佳境”来形容我对于长跑的感受,是最贴切不过的了,这也许便是长跑的魅力所在吧。
我喜欢长跑,虽然我跑得很慢。我喜欢长跑,我享受那种战胜自我的过程和酣畅淋漓的快感。
我试图将我的这些感受描述给我现在的朋友听,她们似乎有那么一点明白了:“原来你就是这样喜欢长跑的啊。”然后又补上一句:“幸好我们学校没有这样的活动。”是啊,但这又何尝不是一种遗憾呢。
很多事情,也许是你最讨厌最厌恶最痛恨的,但是,不去试试,又怎么知道你不会喜欢呢?人生的遗憾,大抵如此。
第五篇:《2016高考作文新素材:扬州炒饭申请吉尼斯纪录终成泡影》2016高考作文新素材:扬州炒饭申请吉尼斯纪录终成泡影
整理fcs2002
扬州炒饭秀出的不是吉尼斯纪录,而是虚荣心
刘颂寒
10月23日,扬州一盘总重量为4192公斤的“扬州炒饭”,刷新了吉尼斯世界纪录,但随即曝出炒饭被当作厨余垃圾送去喂猪。网友纷纷质疑主办方这是在“浪费粮食”和“作秀”。24日,该活动的承办方回应北京青年报记者称,拉去喂猪的只是因露天制作导致不宜食用的部分,其余部分还是按照预先安排送给学校和企业。(2015/10/25《北京青年报》)
近日,一盘破吉尼斯纪录的“扬州炒饭”在各大新闻网站上占据了头版位置。笔者认为,并非是又一个吉尼斯纪录而让人争相观看,而是,那么一大盘的炒饭仅仅只是为了用来申请一个纪录,就拿去倒掉让人觉得可悲。
主办方虽然称这次总重量达到4192公斤的“扬州炒饭”没有浪费,最后回收给猪吃了。但是,再简单的逻辑也会知道,将如此多的扬州炒饭做出来,消耗了如此多的人力物力,到最后却沦为了厨余垃圾来处理,又怎么能够叫做没有浪费呢?
网上很多人都质疑主办方为了所谓的纪录,浪费如此多的粮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就连小学生也能够轻松背诵出来的诗句,如此浅显的道理,难道主办方都不知道吗?如此的浪费,对于主办方而言,其实还是一颗虚荣心。吉尼斯纪录作为世界范围内认可度最高的一项纪录统计,而能够在世界范围内将某项东西做到“最”的标准,才是主办方内心最真实的写照。
面对这样的铺张浪费的行径,自然会受到很多人的抵制。但是,为何当地的有关部门没有对主办方如此任性的行为喊停呢?究其根本原因,还是不愿喊停。一个地方能够申请到世界范围的吉尼斯纪录,不管对于主办方还是当地的城市而言,都能提高不少的知名效应。再看看在申请过后,在网上形成的强大关注力度,可见本次用“扬州炒饭”申请的纪录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影响力,虽然其背后或许更多的是质疑声。但是,不能改变的是主办方和这个城市,已经取得了想要的关注度。而这关注度背后,自然也会成为一座城市提高影响力的另一种“蹊径”。所以,当地的有关部门从自身的利益考量过后,对这种违背基本省吃俭用准则的行为选择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很多人没有体验过中国困难时期那种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了。但是,在肆意挥霍粮食的背后,是否考虑过在大山的背后,或许还有一些留守儿童挣扎在每天吃不饱饭的现实困境中。与其为了满足自我虚荣心,浪费大把的粮食去申请所谓的吉尼斯纪录,倒不如将这些钱捐赠给那些孩子来得有意义的多。
"世界最大份扬州炒饭"与中国人的吉尼斯情结
2015年10月27日10:00
来源:中国新闻网作者:宋宇晟
用砸钱、堆人、拼场面等粗放方式打造出的“世界之最”除了满足虚荣心,几乎没有什么实际价值,更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当下社会一些人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
10月23日,扬州4192公斤“最大份炒饭”刷新吉尼斯世界纪录。孟德龙摄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中新网10月27日电(宋宇晟)近日,扬州一盘总重量为4192公斤、成本大概14万元的“扬州炒饭”,刷新了吉尼斯世界纪录,但随即曝出被当作厨余垃圾送去喂猪。在得到官方的确认后,吉尼斯世界纪录官方26日宣布本次挑战纪录无效。对此,不少媒体也对近年来中国申报的吉尼斯纪录项目进行了反思。有报道指出,有内涵的“世界之最”才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