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班主任给家长说的话》
优秀班主任说给家长的24句话
1、同一个班级,孩子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家长综合素质和付出心力的竞争。平时不闻不问,考差了大发雷霆,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2、当人们说这个孩子和哪个孩子的不同的时候,其实主要是指这个家长和那个家长的不同。
3、同在一个班级,教是一样的教。如果你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没有尽到做家长的责任,不要向孩子提学习要求,更没有资格责备他们。
4、当你觉得付出没有得到充分回报的时候,要这样想:如果我不做,孩子的潜能将更不能发掘。然后心平气和做该做的事。
5、作为教育者,要想让孩子爱学习,必须自己先做读书人。教师如此,家长也是如此。
6、如果希望孩子好,那就先成为读书型的父母,那就从今晚做起——和孩子一道,安静地看书。如果你不能在书桌前坐半个钟头,又如何要求孩子每天从早到晚坚持五六个小时的艰苦学习呢?
7、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他就越应当阅读。
8、其实,无论是基础知识,阅读还是写作,提高能力的根本途径都是课外阅读。
9、所谓智力,就是阅读能力。
10、一次考试分数的高低是偶然的,可是家长是否负责任,却必然地决定了孩子发展的方向。教师的一视同仁总是相对的。对于教育责任感特别强、能与教师紧密配合的家长,教师对他的孩子自然要特别关注一些——这是很公平。因为没有家庭配合,教师努力全然是做无用功。
11、学生取得优秀成绩所依赖的,除了天分,更多的是自控力、专注性和求知欲,这些素质,对于孩子的成长,太重要。
12、作为教师,我们比谁都知道分数的重要。可是,那比分数更重要的,我们时刻不敢忘记。第一,身心健康;第二,正直勤勉;第三,面对困难,具有独立战胜的勇气和能力;第四,成绩优秀。
13、对于那些多动和富于攻击性的孩子而言,最不幸的是他们自己,天长日久,他们会成为人群中不受欢迎的孤独者。当然,教师会竭尽全力,不让这种情况发生。作为家长,对此更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家很任性。”这实在是家长自己应当深刻检讨的事情。现在的孩子,性格成型早。希望父母高度重视,及时扭转。否则,学校教育的效果只能被抵消。
14、“对于教师而言,真正的志同道合者,存在于家长中。当大家都动起来,群策群力了,这个集体才叫厉害呢!”有人说老师带的不是一个班,而是两个,一个是学生班,一个是家长班。
15、三分之一的家长积极行动,步步紧跟;三分之一的家长虎头蛇尾,勉强应付;三分之一家长基本没有能力跟得上。而这,就是及格、良好、优秀拉开档次的主要原因。”
16、孩子学习是艰辛的,这是一个爬坡过程,一旦上了路,对于您的家庭、对于教师,都是一件幸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自然要竭尽全力引导、帮助他们,如果在能得到家长的帮助,那孩子将多么幸福。
17、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看起来没有差别——六年之后,他们将有多么不同。
18、不要着急,不要攀比,不要企望一口吃胖,不要提出超越孩子接受能力的要求。读书是一辈子的事情,重要的是日不间
断和兴致勃勃。只要他在读,只要他这周比上周进步就值得高兴,就应当鼓励。
19、一天一小步,一周一大步,一月长一截——一学期就在全然不同的两个档次了。资质相同的孩子,摊上不同的父母,其发展也就不一样。
20、家长都希望教师多提问自己孩子,惟恐孩子发言表现的机会比别人少。其实,对于孩子来说,首先需要学会的是倾听——这才是学会学习的关键。没有了静听和沉思为前提,所谓“积极发言”,只是为表现而表现的低效闹腾而已。
21、一次考试的分数不重要,重要的是知识掌握了没有,更重要的是孩子是否喜欢读书。即使从应试的角度考虑,从长远来看,读书也是所有功课植根的土壤,他的贫瘠与丰厚,关系实在重大。
22、让学生直面学习中的困难,打破快乐轻松学习的神话,这是每一个明智的师长要做的事情。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收获的,将不仅是知识,更有毅力、恒心,克服困难的勇气等重要的非智力因素。
23、养育养育,在物质条件相对富足的今天——父母责任更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抚养。{家长想对学校班主任说的话}.
24、孩子需要你的扶助——今天的扶,正是为了将来的不扶或者少扶,否则问题越积累越多,差距越拉越大,孩子和你将不堪其苦。
篇二:《新学期家长想对老师说的话》新学期家长想对老师说的话
我是一名学生的家长,在这学期里,对老师说几句心里话,有不对的地方请谅解。作为家长都希望遇到好的老师,但是有的老师确实令人失望,比如有的老师是这样的:
一、老师和家长沟通的少。
教育好孩子,很大一部分应得力于家长的大力支持,家庭和学校之间互通非常重要。请有的老师应该多做一些家访,或老师通知家长在一个双休日把家长集中在一起交流一下及时把孩子在学校的一些情况反映给家长,让家长清楚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做到家校互通。
二、老师对学生缺乏热情和耐心。
大家都在提倡“三心”(爱心、耐心和责任心),现在教师只有基本工资,没有其它的补助,有的老师是生活的压迫暗地里还搞点家教一下课后就走人了,已经没有以前的耐心了,还有特别是对差生错的作业缺乏耐心的指导,认真的讲解和和颜悦色。
三、作业布置不够科学,批改不够及时。
家庭作业是为了更好的巩固当天所学的知识,如果一味的让学生去机械的写字和记忆,这样学生既不愿意做,也达不到作业的目的。这样往往会造成个别学生厌倦写作业,长期以往就会不完成作业。所以请老师布置作业应有一定的趣味性,让学生觉得写作业是一件有趣的事。作业不在多,在精,有的学习作业做到
晚上12点,你想孩子正是青少年长身体的时候,没有充足的睡眠第二天哪有精神学习呢?那晚上学习又有什么意义呢?学习重要的课上40分钟,只要老师讲到为学习学明白就行了。
四、有的老师业务水平较低。
特别是我市的教师,通过关系有的根本不是科班出身,无论在理论学习上,还是在实际操作中,各方面的经验都非常欠缺。但是有的就根本不学,连最基本的普通话都不会讲,更不要说用普通话上课了。
说了这么多,有的老师对我已是虎视眈眈了,请体谅家长的一份迫切的心情吧!望儿成龙,望女成凤!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光荣的传统,同时也是为我国培养好人才!这也是一个做老师的职责所在!
中营小学
2014年9月1日
篇三:《班主任想向家长说的话》班主任想向家长说的话
1.要经常翻翻孩子的作业本。
2.给小孩作业签字。你能做到吗?坚持做到吗?
3.偶尔翻翻小孩的书包(如果有必要的话)。
4.要经常与任课教师联系:询问自己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
5.要经常与班主任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各方面的情况。
6.要经常提醒自己的孩子:在学校无论出现什么情况或遇到什么事情或遇到什么麻烦,在第一时间向班主任汇报。
7.要注意孩子的穿衣打扮。
8.要经常提醒自己的孩子:要与比自己好的同学来往,不要与不好的(学习或遵守纪律差)的同学来往。更不能与陌生人来往。
9.特别要求孩子在学校不要打打闹闹。
10.要关注孩子与异性同学的来往。
11.要时刻提醒孩子注意安全:交通安全、行走安全、人身安全。
12.要记住孩子上学、放学的时间,在时间上要把握。
13.要关心孩子的生活,更要关心他的学习。在孩子的学习上要花一定的时间,投入很多的精力。孩子是祖国庭的未来,更是你的未来希望。
14.要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
15.要控制孩子的零花钱。防止小孩上网吧、打游戏机、谈恋爱、抽烟。
16.请允许并督促孩子每天晚上19:38看中央电视台一套《焦点访谈》。
17.要绝对不允许孩子在外留宿。
18.要给自己的孩子树立好榜样:在语言上、在行为上。
19.家长或老师的一句话也许能改变孩子的一生。多给孩子或学生一点阳光吧!
20.做人在先,成才在后,不成才要成人。让你的小孩成人、成才,是你、我们最大的心愿。你、我的光彩,来自于他们的风采。
篇四:《班主任最想对家长说的19句话》班主任最想对家长说的19句话
1、学生取得优秀成绩所依赖的,除了天分,更多的是自控力、专注性和求知欲,这些素质,对于孩子的成长太重要。
2、一次考试的分数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知识掌握了没有,更重要的是孩子是否喜欢读书。即使从应试的角度考虑,从长远来看,读书也是所有功课植根的土壤,他的贫瘠与丰厚,关系实在重大。
3、养育养育,在物质条件相对富足的今天——父母责任更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抚养。
4、孩子需要你的扶助——今天的扶,正是为了将来的不扶或者少扶,否则问题越积累越多,差距越拉越大,孩子和你将不堪其苦。
5、同一个班级,孩子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家长综合素质和付出心力的竞争。平时不闻不问,考差了大发雷霆,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6、当人们说这个孩子和那个孩子的不同的时候,其实主要是指这个家长和那个家长的不同。
7、当你觉得付出没有得到充分回报的时候,要这样想:如果我不做,孩子的潜能将更不能发掘。然后心平气和——做该做的事。{家长想对学校班主任说的话}.
8、作为教育者,要想让孩子爱学习,必须自己先做读书人。教师如此,家长也是如此。
9、如果希望孩子好,那就先成为读书型的父母,那就从今晚做起——和孩子一道,安静地看书。如果你不能在书桌前坐半个钟头,又如何要求孩子每天从早到晚坚持五六个小时的艰苦学习呢?
10、孩子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他就越应当阅读。
11、其实,无论是基础知识,阅读还是写作,提高能力的根本途径都是课外阅读。
12、所谓智力,就是阅读能力。
13、作为教师,我们比谁都知道分数的重要。可是,那比分数更重要的,我们时刻不敢忘记。第一,身心健康;第二,正直勤勉;第三,面对困难,具有独立战胜的勇气和能力;第四,成绩优秀。
14、对于教师而言,真正的志同道合者,存在于家长中。当大家都动起来,群策群力了,这个集体才叫厉害呢!”有人说老师带的不是一个班,而是两个,一个是学生班,一个是家长班。我非常赞同。
15、三分之一的家长积极行动,步步紧跟;三分之一的家长虎头蛇尾,勉强应付;三分之一家长基本没有能力跟得上。而这,就是及格、良好、优秀拉开档次的主要原因。
16、一天一小步,一周一大步,一月长一截——一学期就在全然不同的两个档次了。资质相同的孩子,摊上不同的父母,其发展也就不一样。
17、不要着急,不要攀比,不要企望一口吃胖,不要提出超越孩子接受能力的要求。读书是一辈子的事情,重要的是日不间断和兴致勃勃。只要他在读,只要他这周比上周进步就值得高兴,就应当鼓励。
18、让孩子直面学习中的困难,打破学习很随便的神话,这是每一个明智的师长要做的事情。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收获的,将不仅是知识,更有毅力、恒心,克服困难的勇气等重要的非智力因素。
19、家长都希望教师多提问自己孩子,惟恐孩子发言表现的机会比别人少。其实,对于孩子来说,首先需要学会的是倾听——这才是学会学习的关键。没有了静听和沉思为前提,所谓“积极发言”,只是为表现而表现的低效闹腾而已。
篇五:《班主任最想对家长说的23句话》班主任最想对家长说的23句话
▲家长都希望教师多提问自己孩子,惟恐孩子发言表现的机会比别人少。其实,对于孩子来说,首先需要学会的是倾听——这才是学会学习的关键。没有了静听和沉思为前提,所谓“积极发言”,只是为表现而表现的低效闹腾而已。
▲一次考试的分数不重要,重要的是知识掌握了没有,更重要的是孩子是否喜欢读书。即使从应试的角度考虑,从长远来看,读书也是所有功课植根的土壤,他的贫瘠与丰厚,关系实在重大。
▲让学生直面学习中的困难,打破快乐轻松学习的神话,这是每一个明智的师长要做的事情。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收获的,将不仅是知识,更有毅力、恒心,克服困难的勇气等重要的非智力因素。
▲养育养育,在物质条件相对富足的今天——父母责任更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抚养。
▲孩子需要你的扶助——今天的扶,正是为了将来的不扶或者少扶,否则问题越积累越多,差距越拉越大,孩子和你将不堪其苦。▲同一个班级,孩子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家长综合素质和付出心力的竞争。平时不闻不问,考差了大发雷霆,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当人们说这个孩子和哪个孩子的不同的时候,其实主要是指这个家长和那个家长的不同。
▲同在一个班级,教是一样的教。如果你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没有尽到做家长的责任,不要向孩子提学习要求,更没有资格责备他们。▲当你觉得付出没有得到充分回报的时候,要这样想:如果我不做,孩子的潜能将更不能发掘。然后心平气和——做该做的事。
▲作为教育者,要想让孩子爱学习,必须自己先做读书人。教师如此,家长也是如此。
▲如果希望孩子好,那就先成为读书型的父母,那就从今晚做起——和孩子一道,安静地看书。如果你不能在书桌前坐半个钟头,又如何要求孩子每天从早到晚坚持五六个小时的艰苦学习呢?
▲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他就越应当阅读。
▲其实,无论是基础知识,阅读还是写作,提高能力的根本途径都是课外阅读。
▲所谓智力,就是阅读能力。
▲一次考试分数的高低是偶然的,可是家长是否负责任,却必然地决定了孩子发展的方向。教师的一视同仁总是相对的。对于教育责任感特别强、能与教师紧密配合的家长,教师对他的孩子自然要特别关注一些——这是很公平。因为没有家庭配合,教师努力全然是做无用功。▲学生取得优秀成绩所依赖的,除了天分,更多的是自控力、专注性和求知欲,这些素质,对于孩子的成长,太重要。
▲作为教师,我们比谁都知道分数的重要。可是,那比分数更重要的,我们时刻不敢忘记。第一,身心健康;第二,正直勤勉;第三,面对困难,具有独立战胜的勇气和能力;第四,成绩优秀。
▲对于那些多动和富于攻击性的孩子而言,最不幸的是他们自己——天长日久,他们会成为人群中不受欢迎的孤独者。当然,教师会竭尽全力,不让这种情况发生。作为家长,对此更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家很任性。”这实在是家长自己应当深刻检讨的事情。现在的孩子,性
格成型早。希望父母高度重视,及时扭转。否则,学校教育的效果只能被抵消。
▲“对于教师而言,真正的志同道合者,存在于家长中。当大家都动起来,群策群力了,这个集体才叫厉害呢!”有人说老师带的不是一个班,而是两个,一个是学生班,一个是家长班。我非常赞同
▲孩子学习是艰辛的,这是一个爬坡过程,一旦上了路,对于您的家庭、对于教师,都是一件幸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自然要竭尽全力引导、帮助他们,如果在能得到家长的帮助,那孩子将多么幸福。▲三分之一的家长积极行动,步步紧跟;三分之一的家长虎头蛇尾,勉强应付;三分之一家长基本没有能力跟得上。而这,就是及格、良好、优秀拉开档次的主要原因。”
▲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看起来没有差别——五年之后,他们将有多么不同。
▲不要着急,不要攀比,不要企望一口吃胖,不要提出超越孩子接受能力的要求。读书是一辈子的事情,重要的是日不间断和兴致勃勃。只要他在读,只要他这周比上周进步就值得高兴,就应当鼓励。
▲一天一小步,一周一大步,一月长一截——一学期就在全然不同的两个档次了。资质相同的孩子,摊上不同的父母,其发展也就不一样。希望家长和我们老师一起共同努力!加油!
篇六:《这19句话,都是班主任最想对家长说的》这19句话,都是班主任最想对家长说的!
1.家长都希望教师多提问自己孩子,唯恐孩子发言表现的机会比别人少。其实,对于孩子来说,首先需要学会的是倾听——这才是学会学习的关键。没有了静听和沉思为前提,所谓“积极发言”,只是为表现而表现的低效闹腾而已。
2.一次考试的分数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知识掌握了没有,更重要的是孩子是否喜欢读书。即使从应试的角度考虑,从长远来看,读书也是所有功课植根的土壤,他的贫瘠与丰厚,关系实在重大。
3.养育养育,在物质条件相对富足的今天——父母责任更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抚养。
4.孩子需要你的扶助——今天的扶,正是为了将来的不扶或者少扶,否则问题越积累越多,差距越拉越大,孩子和你将不堪其苦。
5.同一个班级,孩子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家长综合素质和付出心力的竞争。平时不闻不问,考差了大发雷霆,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6.当人们说这个孩子和那个孩子的不同的时候,其实主要是指这个家长和那个家长的不同。
7.当你觉得付出没有得到充分回报的时候,要这样想:如果我不做,孩子的潜能将更不能发掘。然后心平气和——做该做的事。
8.作为教育者,要想让孩子爱学习,必须自己先做读书人。教师如此,家长也是如此。
9.如果希望孩子好,那就先成为读书型的父母,那就从今晚做起——和孩子一道,安静地看书。如果你不能在书桌前坐半个钟头,又如何要求孩子每天从早到晚坚持五六个小时的艰苦学习呢?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