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传统文化会议主持稿》
中华传统文化大讲堂
主持词
4月27日
主持人:温馨提示:会议即将开始,请大家保持会场安静,将手机关闭或调成静音状态,让我们一起静候这场文化的洗礼。
公元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地动山摇,里氏7.0级地震让大地瞬间满目疮痍,同在一片蓝天下,虽然不能为你们一起分担痛苦,但我们依然会为你默默祈福,现在,请全体起立,为雅安遇难者默哀3分钟,愿逝者安息。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听到这朗朗的书声,看到这令人动容的表达,我们再次聆听到了圣人的教诲,洗去了心灵的尘埃。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亲爱的老师、同学,这里是笑嘻嘻首届中华传统文化讲堂,欢迎大家的到来。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缕和煦的春风,吹绽了枝头的花蕾,今天,在全校师生的殷切期盼中,在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办、共青团县委,县教育局领导的亲切关怀下,由学习承办的“中国梦·六中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做有道德的中国人”笑嘻嘻首届中华传统讲堂终于和这个春天一起如期而至,文明的六中迎来了道德讲堂、文明盛会!同时也迎来了一场文化和道德的春夜喜雨。
此刻让我用热烈的掌声向所有为大会付出辛劳的组织者和志愿者们表达由衷的敬意!对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者——大庆市齐鲁文化促进协会(传统文化公益培训中心)的各位老师表达衷心的感谢,你们辛苦啦!
我们这次会议请来的老师共有四位,他们都是学习传统文化的受益者,也是弘扬传统文化的义工,他们奔波在全国各地,不辞辛劳,为社会大众奉献爱心。在这里,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对四位老师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我们这次会议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县委宣传部,团县委,县教育局的领导也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我们的会议,他们分别是„„„„感谢你们的到来。
现在恭请各位领导、来宾、各位师长和同学全体起立,升国旗、唱国歌,让我们以无比感恩的心,共同祝愿我们伟大祖国国泰民安、繁荣富强。
分钟主持人:——请坐.
雄壮的国歌又让我们体会到了中华民族的坚强意志和雄伟气魄,现在请各位来宾观看一段珍贵的视频资料,是习近平主席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的讲话。正如同习近总书记所言,实现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中华最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复兴也将让中国梦的实现不再遥远!古人有云,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中华文化的承前启后,多亏了孔老夫子的艰辛付出。下面请大家端身正意,向大成至圣先师孔老夫子行三鞠躬礼!一鞠躬,起;再鞠躬,起;三鞠躬,礼毕!大家请坐。
本次盛会,得到了县委各级领导的关注和支持,下面有请县委宣传部部长张希望部长致辞。感谢张部长
接下来让我们用掌声请出笑嘻嘻为大会致辞,欢迎孔校长。谢谢孔校长。
现在有请学习政务校长学习宣读《笑嘻嘻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方案》,掌声欢迎。
今天,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让道德成为一种力量,让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我们与众不同的精神风骨。今天,我们将听到两位老师的精彩报告。
中华民族自古重视孝道。一部《孝经》以孝为中心,比较集中地阐发了儒家的伦理思想。“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于是,清朝的王永彬在《围炉夜话》中发出“百善孝为先”的感叹。下面就让我们请出新西兰中国文化交流协会会会长李一冉老师。为我们分享“孝道与感恩”。
李一冉老师从小酷爱国学,先后编译《大学》、《道德经》、《国学经典系列解读》等书籍。一直在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澳大利亚、中国香港等地弘扬
中华传统文化。今天我们有幸请到了李一冉会长。掌声送给李老师。-------
10:00接下来请我们的老师休息十分钟。请大家欣赏大会为大家准备的歌曲《跪羊图》。老师,您辛苦啦!
一曲跪羊图,催人泪下。一个羊羔跪乳的故事,触动了多少感恩父母的心。让我们带着这份感动,继续请出李一冉老师为我们作精彩报告《孝道与感恩》
(李结束)中国自魏晋开始,至唐、宋、元、明、清,一直提倡“以孝治天下”。清兵入关,从上到下所有官员,有三本必读的书,其中之一就是《孝经》。孝道,其实是对本源的感恩、回归和养护,无根之树,永远都无法长高。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师长,各位来宾,刚才我们在感动中聆听了李一冉老师的课程《孝道与感恩》,今天回家,就让我们身体力行,给父母洗洗脚,给长辈打个电话,聊一聊孝道与感恩这个话题,聊一聊羊羔跪乳乌鸦反哺这个动人的故事,让我们身边有更多温暖的孝老爱亲的典范,有更多和美幸福的家庭。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亲爱的老师同学们,马上到午休的时间了,在午饭前,请大家和罗老师一起诵读饭前感恩词,有请罗老师。
现在是午休时间,请大家有秩序的退场,下午会议开始时间为13:00,请大家准时到达,下午的内容更加精彩„„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师长,各位来宾,这里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做有道德的中国人”笑嘻嘻中华传统文化大讲堂。下面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请出来自吉林省的著名民营企业家、慈善家、教育家王竑琦老师为我们做报告。
王竑锜老师受聘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空大学德育教授;吉林大学、东北师大客座教授;长春市实验中学德育校长;从1994年开始,王竑锜开始免费为社会做报告,十几年来,他的足迹遍布城市、乡村、学校、矿山、军营、医院、幼儿园等地。他用心宣讲国学经典与道德的力量,被人们誉为“王传奇”。现在请大家观看一部短片,让我们再一次走近王老师。
王竑锜老师报告的题目是:《创业、感恩、奉献》,掌声有请王竑锜老师。
17:00
(王结束)幸福是什么?在王竑琦老师的分享中,我们找到了答案。只要
我们重责任、讲奉献、胸怀感恩,勇担道义,就会在“修身齐家”中收获一份有价值有意义的幸福人生。再一次感谢王竑琦老师的精彩报告。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亲爱的老师、同学们,27日的课程就到这里。明天7点40前,请各位嘉宾提前入座。明天的课程内容是:吕明晰导演的《孝道与幸福》和田秀英老师的《笑对人生》。请大家准时到场,课程内容依然精彩。
有请工作人员引导各位老师和嘉宾次序退场。
各位老师明天见。
4月28号{幼儿园传统文化主持稿}.
主持人:
温馨提示:会议即将开始,请大家保持会场安静,将手机关闭或调成静音状态,让我们一起继续接受这场文化的洗礼。
现在,请全体起立,面向孔子像行三鞠躬礼。
——请坐。现在同学们为我们带来精彩的手语表演(《中华民族》)
主持人:感谢同学们的表演。
在后面准备节目的时候,有个女孩对我说,参加这样的活动真的是太有意义了。每次把拳头握紧,高高举起,每次随着音乐一遍遍大声唱着“中华民族”的时候,我们的内心非常的自豪。
相信大家已经感受到了他们用心表演的节目《中华民族》。对吗?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亲爱的老师、同学们,这里是“中国梦·六中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做有道德的中国人”青冈首届中华传统文化大讲堂现场,现在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有请山东电视台《天下父母》栏目总导演吕明晰老师。《天下父母》是山东电视台的一档自办栏目,自2004年7月至今已播出400多期,是目前全国唯一的以弘扬中华传统“孝道与亲情”为主要内容的电视栏目。国家广电总局2011年9月15日向全国发出通报,要求:要学习山东电视台《天下父母》栏目的经验,多办一些这样品位高、有教育意义的节目。吕明晰导演为大家报告的题目是:《孝道与幸福》
10:00
主持人:
孩子对于父母,尽的是孝道,父母对于孩子,尽的是慈道。刚才听了吕明晰老师对于孝字的拆分,让我们每一个都在思考。
接下来请我们的老师休息十分钟。老师。您辛苦啦。
11:55
(吕结束)感谢吕明晰导演精彩的汇报。
国以民为本,民以德为本,德以孝为本,吕明晰导演用七年的时间坚守着一个弘扬“孝道与亲情”的栏目,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情怀可亲可敬。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把这份感谢送给吕明晰导演!
篇二:《浅议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龙源期刊网.
浅议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
作者:蒋煜
来源:《科教导刊》2015年第01期
摘要随着幼儿教育在规模不断扩大,水平不断地提高,传统文化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地位逐渐被忽略,或者被国外先进的教育内容所代替,本文就幼儿园传统文化的现状和内容作简要分析后,提出一些教育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ki.kjdks.2015.01.063
随着我国幼儿教育的发展,幼儿园的规模不断扩大,幼儿教育的水平在飞速发展,与国际接轨。但是,幼儿教育在走向世界的同时,逐渐地加快了“去本土化”的脚步。“去本土化”是指本国本民族的一些传统的文化教育观念和方法逐渐被现代的国外的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所代替。许多孩子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对于传统礼仪更是不知所云。鲁迅先生说过:“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忽视传统文化对于幼儿教育是不利的。本文想谈一谈幼儿园中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内容,并且提出一些教育的策略。
1目前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
1.1传统文化主要以节日庆祝活动的形式展开
目前,幼儿教育以五大领域展开,从体、智、德、美等方面促进幼儿全面的发展。而其中与中国传统内容相关的,多数是与节日活动相结合的,如春节、端午、中秋等等。同时,幼儿教育的相关教材中涉及到传统文化的内容很少,而传统礼仪教育、传统道德观念教育等在幼儿的生活中出现的频率就更少了。
1.2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偏差
虽然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幼教工作者不止一次地提出过注重传统文化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但是在十多年的实践中我们不难看出,幼儿园的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幼儿园传统文化主持稿}.
(1)注重知识的传递,而忽略了对幼儿由文化知识所折射出的文化精神和民族自尊心自豪感的培养。例如现在有些幼儿园开展文化经典诵读活动,听着孩子们稚气的声音清脆地诵读“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让人觉得让孩子们从小感悟中华传统文化是多么重要。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孩子们在“不求甚解”地朗读经典的时候,我们的教育目的在哪里?他们记住了内容,就一定会对中华文明有所了解,有所热爱吗?是不是也该深入培养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呢?让他们能够自发地去学习和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呢?
篇三:《传统文化晚会主持稿》晚会主持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xx伙伴们大家晚上好!(鞠躬){幼儿园传统文化主持稿}.
春节的鞭炮声还在耳畔回响,亲朋好友的祝福还在耳边荡漾。感谢大家在这个美丽祥和的日子里来参加我们弘扬传统文化的晚会。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曾经孕育了无数的繁荣盛世,几千年来对中国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发展发挥了极具重要的作用。但是传统文化也在社会的发展与动荡中逐渐被人们所遗忘。随着道德的不断滑坡,产生的各种恶果也让我们尝到了苦头,更让我们痛定思痛,重新开始传统文化的学习。一、首先进行晚会第一项,请全体起立,大家整肃衣冠,提起恭敬,向大成至圣先师孔老夫子行三鞠躬礼!一鞠躬,起;再鞠躬,起;三鞠躬,礼毕!
二、接下来进行晚会第二项,让我们恭请戴老师带领大家诵读《弟子规》;
(大家请坐)
三、相信大家学习了《弟子规》,对传统文化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对言行的标准也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那么下面我们就来深入的学习和了解《弟子规》,请大家认真观看蔡礼旭老师详解《弟子规》的视频,希望大家认真听讲。
五、感谢蔡老师的精彩讲解,让我们一起鞠躬致谢!(鞠躬)
六、刚刚听了蔡老师详解《弟子规》,相信大家感触颇深,那么下面就请大家上台分享一下刚刚的学习心得;
……七、刚刚我们几位伙伴分享了他们今天的学习心得,我相信大家都受益匪浅。“德为本,财为末”。道德是为人处世的根本,财富利禄是人生的细枝末节。一个人心存仁爱,与人为善,乐于助人,那么他的朋友就会越来越多,朋友多了自然事业通达。一个人的成长是这样,那么一个企业的成长也是如此。传统文化是我们xx企业文化的根基。有了这良好的根基,我们xx一定会枝叶茂盛,发展壮大。八、下面全体起立,背诵xx企业文化誓词;
(大家请坐)
九、学习传统文化是自救,弘扬传统文化是救人。民族兴衰,匹夫有责,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更是任重道远。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用于生活、应用于工作,自己身体力行并传承子孙,把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应并发扬光大!
篇四:《幼儿园中的传统文化》幼儿园中的传统文化
一、以丰富的视听环境营造传统文化氛围
《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环境可谓幼儿的第三任教师,在传统文化的环境熏染下,幼儿通过与环境互动,能够直观感受传统文化的不同表现形式。
(一)利用传统文化要素进行园所文化建设
幼儿园在园所建设上可采取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如,把户外休闲区建成中式园林,让幼儿置身其中领略中国传统园林的特色。室内装修也可借鉴中式风格,如,幼儿活动区域的天花板用中式窗棂格吊顶,既美观,又能悬挂师幼美工作品。幼儿活动区域可配备具有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的设施设备,如,彩色瓷盆养金鱼、小藤椅、风筝、茶具、竹木屏风、中式储物柜、小盆景、竹马摇椅、笔墨纸砚、折扇等,这些物品既能传递民族文化信息,又能供幼儿在生活或游戏中使用。当然,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需请专业人员进行整体设计,注意对传统建筑风格的巧妙借用或改造,使之更符合儿童的心理;还需注意传统与现代、中式与西式风格的协调和转换,避免为突出传统而破坏园所文化的和谐。
(二)选用反映传统文化特点的材料布置公共环境
幼儿园可以选用一些能够集中反映传统文化特点的材料图片和实物陈列于公共环境。例如,在幼儿园公共区域如楼梯、过道、走廊,将印有国画、书法、古代人文景观、民间器物、民俗活动等反映传统文化的挂历、画报、照片、扇面等,张贴或悬挂在墙面;将具有中国特色的工艺品、器皿等只可观赏的实物摆放在走廊或楼梯的墙角、窗台、博古架上。师幼、家长走过时,可以随机欣赏。这些图片与实物每个月更换一批,不仅营造了传统文化的氛围,也给师幼、家长提供了认识传统文化的教材。几年下来,幼儿通过对这些画面、实物的观赏,能了解大量传统文化常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形成初步的感性认知。
(三)利用语音材料创设听觉环境
传统文化教育除了借助可视的画面与实物外,还可以借助可听的音乐与语言。我们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安排多个时段播放民间歌谣或民族乐曲,创设听觉环境。如,在幼儿晨运和户外活动时,播放欢快而富有节奏感的、或唱或说的童声民谣以及欢乐、喜庆、有趣的民乐;幼儿进餐、自选活动、入睡前和午睡起床时,播放抒缓、优美的民乐。这些音乐一般两个月更换一套,每套约20个曲目。需要注意的是,在这种环节,音乐或语言只是背景,旨在通过听觉环境的营造,使幼儿置身于更为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中。无论是音乐还是童谣,都不能强求幼儿学会什么,尤其不要求他们会背诵若干首童谣。例如,有的幼儿对有节奏的朗诵感兴趣,可以停下主体活动,守在音箱旁全神贯注地听;而有的幼儿对这些声音从来没有刻意关注过,但这并不阻碍相同的声音通过两个月多次的重复在他大脑中留下痕迹。这种做法就是通过环境给幼儿形成类似“印刻”的效应。
(四)利用社区资源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在丰富、活泼的幼儿教育课程的要求下,幼儿教育必须走向社区,传统文化教育尤其如此,许多传统文化还以各种形态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如,广州市天河实验幼儿园毗邻的天河公园里,有曾在世界园林博览会上夺冠的粤晖园、在日本获奖的岭南园林精品粤秀园、庄严的邓世昌衣冠冢等,该幼儿园就利用这些资源对幼儿进行园林、建筑、书法、楹联、雕刻、盆景等艺术和祭奠、庆丰收仪式等民俗文化的教育。一般而言,幼儿园所处的街区、城镇往往有地方特色小吃店或小吃街、民间工艺店、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祠堂等,这些都是师幼参观、学习传统文化的场所。此外,有的社区或商家在传统节日前,安排多种有民间特色的娱乐、纪念活动,成人可带幼儿参与其中适合的项目。有的家长所从事的工作与传统文化有关,比如国画画师、传统手工艺者、传统乐器演奏员、粤菜厨师等,幼儿园可组织师幼到他们的工作场所参观,也可请家长进园开展相关活动。总之,社区资源为传统文化教育拓展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要重视并善加利用。
二、以传统节日为载体开展有层次的主题活动
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孕育了多姿多彩的传统节日,这些内涵丰富的节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逢年过节,传统民俗氛围浓厚,活动丰富,深受幼儿喜爱。这为幼儿园开展以节日为载体的主题活动提供了有利的社会条件。因此,基于节日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已成为幼教工作者的共识。根据幼儿年龄特点,结
合本地风俗,选定可开展主题活动的节日,包括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最隆重的春节在幼儿的寒假中,而开学时的元宵节可作为春节的延伸,因此我们往往将这两个节日联接在一起开展主题活动。
(一)突出节日活动的层次性
幼儿在园几年,就要过几次相同的节日,如何让这些节日体现特色,激发幼儿的兴趣?教师对不同年龄段幼儿过节的总体目标设置不同,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所选择的主题活动的内容与形式也各不相同,要使幼儿每次过节都感到有新意并乐于参与。例如,小班幼儿侧重于对节日氛围的感受和典型性节日活动的参与,中班幼儿侧重于对节日内涵的体验与初步的理解,大班幼儿侧重于对节日发展过程的了解、对节日活动内容的展现与丰富。根据幼儿兴趣、能力和生活经验、班级资源等因素,每个班开展节日主题活动的时间可长可短。长的达两个月之久,如大班幼儿在元旦后就进入春节的筹备阶段,开学后展开为期一个月的“过春节、闹元宵”主题活动;短的可能只是节日前后一周的小型主题活动,甚至只是节日当天的“应节性”活动。
(二)重视“节日”课程建设
“节日”课程可以作为全园性工作。我们的主要做法是:幼儿园业务园长在节日前半个月就搜集好相关资料放置在教师“办公平台”上,提醒教师设计节日主题活动计划;节日前一至两周美术专科教师布置相应的公共环境,为整个园区营造节日气氛;各班在节日前后一段时间内进行主题活动,师幼共同以活动作品来布置班级环境;节日当天或前一天厨房提供两三次“应节”食物;园区或级组根据需要组